地址:浙江省寧波慈溪市宗漢街道江東村趙家138號
電話:0574-63212199(人事部)
13958261122(饒經理)
13858319447(胡經理)
網址:www.brawdraw.com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4周年特選作品回顧---環保絕不能是一場馬拉松 (連載一)
副標題:史漢祥攻克“三大環保難題”后的難題 2013-09-17 10:09 來源:人民文學---寧小齡
煙囪----城市的黑色感嘆號
史漢祥僅初中學歷,并非博覽群書之輩,但好奇思冥想,苦心沉潛,積極倡導“萬物平衡論”,摩下有資產不薄的寧波太極環保設備有限公司,目前,他在環保領域中已有十七項發明專利與五項成熟的發明實用技術。二OO四年,因成功破解立體污染、恢復土壤生態核心技術而榮膺“中國十大科技新聞人物”。他是墻內開花墻外香,在慈溪,在浙江,他是默默無聞;在外省,在國外,其民營企業家與民間科學家的雙重身份都讓他名聲大噪。
一進入北京,史漢祥就聞到了他熟悉的氣味---這就是二氧化硫的氣味,刺鼻,嗆人,吞下一口肺部就隱隱不適。偌大的北京,每天都充盈著巨量的二氧化硫與別的有害氣體,因此,史漢祥每次從慈溪來,都有一職業習慣:抬頭尋找這個城市的巨大煙囪,在冬天取暖的季節,觀察排放的煙氣是黑是灰,是否現在已經達標。
冬天的北京,那些高大的煙囪像是一個個巨大的黑色感嘆號聳立在人們的眼里,抹不掉,揮不去,寒冷讓那些煙囪有了存在的理由,誰也沒法把它們從城市里消滅。即使是奧運來臨,在奧委會的官員到北京視察的時候,這些黑色感嘆號依然吞云吐霧,在北京的天空自由變換著各種圖形。
同時,職業的敏感,讓史漢祥格外注意北京南來北往的各種機動車,他眼睛常常停在各種車型屁股下的那根闌尾一般的尾氣管道上。冬天,汽車尾氣排放出來會形成一團醒目的霧狀,一陣風飄來,那團白霧就跳躍著,翻滾著,迅速飄散,化為烏有,可是史漢祥的鼻子卻始終追逐著,他聞得到白霧里雖然已經達標的二氧化硫的氣味。
二氧化硫,似乎注定要跟史漢祥打一輩子交道,他與這種公害的較量已經有十余年了。
二氧化硫作為一種無色有害氣體,在自然界中,自發產生的二氧化硫是煤礦的自燃與火山的爆發。每一次火山爆發之后,彌天的煙霧中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很高,能導致大片地區形成酸雨。我國是產煤用煤大國,它是我們生產與生活中暫時還無法替代的主要能源,這些年來為了經濟發展,我們付出了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居世界之首的沉重代價,對此,漂洋過海的二氧化硫形成了一條巨幅的污染帶,讓日本、韓國等周邊國家也怨聲載道。
汽車是工業革命后的產物,汽油燃燒后的廢氣中也飽含著大量的二氧化硫,隨著汽車大量涌入城市,每年巨額的尾氣排放量也造成了城市嚴重的大氣污染。
二氧化硫曾經作為世界性無法降伏的公害,無數次地打敗過他:
在他身為浙江慈溪銅材廠廠長時,面對二氧化硫的嚴重污染,他無言,甚至無顏面對他工廠周圍居住的村民。一個粗銅冶煉的企業,每天都會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附近的村民都知道這種氣體是有毒的,工人上班相當于吃“毒藥”,曾經一度的年輕的男女工人都內心恐慌,彼此嚷嚷著不能干了,否則以后都不能生兒育女。
當他作為寧波東方銅業總公司與寧波太極環保設備有限公司的老總去外地考察國內外許多大中型冶金企業、火電廠、化工廠時,每到一處,都能聞到刺鼻的臭氣,蔚藍潔凈的天空彌漫著濃濃的煙霧,工廠周圍的樹木、花草都奄奄一息。這些企業對二氧化硫毫無招架之力,有的雖然正在治理,但是技術落后,脫硫水平甚低。
史漢祥在資料上看到過幾次觸目驚心的二氧化硫污染事件:
(一九五二年冬天的倫敦煙霧事件….略;一九三O年的比利時煙氣事件….略)
面對這一令人震驚與困惑的世界難題,史漢祥也因此與自己較上了勁兒,與二氧化硫結下了不解之緣,一場人與自然的較量由此展開。從1993年起,史漢祥對當今世界范圍內的脫硫技術進行了梳理與分析,他發現許多國家多年來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人力,一直在尋找一種科學、有效、環保的治理二氧化硫煙氣的理想途徑。
在史漢祥發明他的“二氧化硫煙氣治理技術”之前,在世界上運用最廣泛的成熟技術是濕法石灰石--石膏法的脫硫方法。這種技術通俗簡單地說,是用石灰石作為二氧化硫的吸收物,經過噴水,能把二氧化硫吸取在石灰石上,其脫硫率一般在90%左右。但這種技術成本較高,水消耗大,在我國北方與西北干旱地區使用起來不太現實;而且脫硫后的石膏,形成固體后,無法使用,只能閑置堆放,要占用大量土地;同時,含硫的石膏成為固體廢物后也會造成第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