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浙江省寧波慈溪市宗漢街道江東村趙家138號
電話:0574-63212199(人事部)
13958261122(饒經理)
13858319447(胡經理)
網址:www.brawdraw.com
浙江省媒體團赴內蒙鋼廠、地頭探尋“太極”以廢治廢再治廢奧秘
同樣一片白花花的鹽堿地,一道田埂之隔,一邊是稀稀疏疏的玉米苗,種下去快一個月,只有三五公分長,另一邊綠油油一片的苜蓿草,已經茂盛地長過膝蓋,駕著收割機的牧民正喜笑顏開地享受著豐收的喜悅。這是日前由浙江日報、科技金融報、寧波日報等12家省內主流媒體組成的采訪團,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先鋒鎮看到的真實場景。
為何一壟之隔種下的莊稼差距這么大?在烈日直射下的村民劉二保苜蓿草地頭上,太極環保總經理史躍展指著半米高的苜蓿草告訴記者,這60畝長勢喜人的苜蓿草試驗田,是太極環保和中國農科院利用DS循環經濟技術、鋼渣法脫硫副產物,在當地改造鹽堿沙荒地的首個示范項目,也是太極環保在內蒙以鋼渣法脫硫及副產物綜合利用技術,打造循環經濟產業鏈的最后一環。
內蒙古烏拉特前旗先鋒鎮地處河套平原東部,全鎮有35萬畝土地,其中10萬畝是鹽堿地。“這里有個很大的鹽水湖,我們世世代代都在鹽堿地上耕作。”先鋒鎮副鎮長葛英說,重度鹽堿地寸草不生,想要種莊稼,必須要先改造土壤。2015年,太極環保租下了60畝鹽堿地,兩個月改造后,種上苜蓿草,兩年下來收了八九茬,一畝地一年純收入上千元。
烏拉特前旗先鋒鎮 副鎮長葛英
然而,更令大家嘖嘖稱奇的是改造這些鹽堿地所用的原料,竟然是“太極環保”跟包鋼合作,利用其自有的固廢——鋼渣,通過太極環保自有專利技術“鋼渣法脫硫”處理廢氣后的“廢料”。鋼渣脫硫副產物如何能夠改造鹽堿沙荒地?記者前往包鋼慶華煤化工有限公司找到“肥料”的源頭。
在包鋼慶華煤化工有限公司廠區內,安裝了太極環保脫硫裝置的3臺75噸循環流化床鍋爐煙囪高聳入云,其中兩臺脫硫塔正吐著若有若無的水蒸氣。該公司副總工程師李國鵬告訴記者,把鋼渣研磨成粉,再加入水調成漿,噴入脫硫塔內,用來吸附二氧化硫,經過一系列化學反應,達標氣體排放,剩下的就是脫硫副產物,也就是吸附了二氧化硫形成的酸性物質。
“酸性物質與鹽堿地起中和反應,鋼渣是煉鋼產生的固廢,本身含有大量的礦物元素,是很好的土壤改良劑。”李國鵬說,不過,他們上馬太極環保項目,更看中鋼渣脫硫的效果。記者在總控室看到,注入二氧化硫濃度是2700毫克每立方米,處理后排出的二氧化硫濃度在50毫克以下。“這是個什么概念呢,我們內蒙制定的二氧化硫排放標準是100毫克,太極環保的脫硫項目早就達到排放標準,而且運行兩年來一直很穩定。”李國鵬說。
包鋼慶華煤化工有限公司 副總工程師李國鵬
不僅如此,包鋼慶華煤化工作為脫硫吸附劑的鋼渣全部來自包鋼集團。記者了解到,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每年產生200—400萬噸鋼渣,多年來,包鋼積累的鋼渣堆積如山,大量堆放的鋼渣不僅占用土地資源,還污染大氣環境。現在包鋼慶華煤化工的脫硫項目,在未滿負荷運轉的情況下,每年消耗7000噸鋼渣,脫硫3500噸。“鋼渣是煉鋼產生的固廢,不用花錢,但如果換算成濕石灰脫硫法,每年消耗濕石灰4200噸,按照300塊錢一噸計算,兩年下來,光這一項就節省成本250多萬元。”李國鵬說,除此之外,該項目還有耗電量少、脫硫塔耐腐蝕的優勢。“脫硫項目已經成為包鋼示范項目,下一步將用于265㎡燒結煙氣脫硫項目中。”
從固廢綜合利用到鋼渣脫硫,再到脫硫副產物綜合利用,這環環相扣的正是太極環保在內蒙打造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條。史躍展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包鋼慶華煤化工有限公司安裝脫硫裝置再改造先鋒鎮鹽堿地,只是企業在內蒙打造循環經濟的一個支點。在接下來的5年間,太極環保將在內蒙地區的焦化、化工、電力、鋼鐵等行業實現鋼渣法脫硫全覆蓋,一方面消化內蒙古地區鋼鐵等行業多年積累的鋼渣等固廢,另一方面將脫硫副產物用于當地鹽堿沙荒地改造,提升當地畜牧業發展空間,打造以企業為點,脫硫鏈條為線,跨越工農業的區域型循環經濟。
太極環保 總經理史躍展接受媒體采訪
史躍展總經理表示:“雖然大家在烏拉特前旗看到太極環保完整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條,但這項技術的源頭始終在慈溪。”從1996年開始,經過十多年的反復試驗,太極環保董事長史漢祥帶領他的科技團隊在2001年成功研制出“DS—二氧化硫煙氣治理技術”,找到一條“以廢治廢、變廢為寶”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條。目前,借助這項核心技術,太極環保已經在唐山、湘潭等地建立起以唐山德龍鋼鐵、華菱湘潭鋼鐵為支點的循環經濟產業鏈條,接下來,太極將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循環經濟產業鏈條,找出一條經濟發展和環境改善和諧共存的發展道路。